在以人工聲為主導的空間中,面部表情效價在0-30秒內隨著時長的增加而下降,而在30-80秒內隨著時長的增加而上升;在以自然聲為主導的空間內,效價則會隨時長的增加而一直上升;在以機械聲為主導的空間內,隨著時長的增加,效價整體呈先下降后平穩趨勢。這說明不同聲源維度之間面部表情效價隨時長變化的趨勢具有顯著差異。因此,可以利用其動態性特征展示聲景地圖中各聲源感知時長對聲景評價的影響。
隨著時長的增加,上午與中午時間段內被試的效價整體呈上升趨勢。下午時間段,在0-30秒內效價隨著時長的增加有所下降,這是因為該時段內場地人流量突然增大,從而引發了聲壓級增加。之后隨著時長的增加,效價呈恢復性上升趨勢。這說明本研究中建立的聲景地圖不僅能反映不同時間段內聲景的動態性變化趨勢,還能及時捕捉和分析場地內突發事件對聲景的影響。
在0-40秒內參與散步行為的效價隨著時長的增加呈現上升趨勢,之后趨于穩定。而參與健身和廣場舞行為的效價隨著時長的增加波動較大,在測量時長內未能出現相對穩定的變化趨勢。這表明80秒時長的測量數據并不足以分析出廣場舞、健身這類動態性較強行為的變化規律,但與傳統聲景地圖相比仍能動態地展示參與不同行為被試的聲景主觀感知情況。在后續研究中可通過適當增加測量時長的方式來使聲景地圖適用于更多的行為類型。
總體而言,隨著時長的增加,不同聲源、時間與行為維度的面部表情效價均有明顯的波動,這說明面部表情分析可適用于變化豐富的室外聲環境,在構建未來城市動態化聲景地圖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